中国企业掀起新一轮“出海潮” 新兴市场成投资热土
随着全球经济版图重塑,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掀起了新一轮的出海热浪,出海企业数量、规模、资金量均同比增长,并在新能源汽车、科技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出海目的地也从此前的欧美、东南亚扩展到了新兴的中东、非洲和拉美等市场。
9月12日下午,“寻找向上的力量”中国资本市场闭门研讨会(北京站)举行。本场研讨会由每经网主办,鼓掌传媒联合主办,东方资本承办,每经智库、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提供智略支持。
在与会专家看来,中国企业出海有必要性和优势,但也要注意到,海外营商环境日新月异,风口之上,风大浪急。扬帆的中国企业需深刻理解国际局势,把握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质量和国际合作等关键机遇,促进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拓展和品牌提升,从单一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向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全球战略转型。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非洲、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营商环境有望逐步改善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实现海外业务收入3.8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4%,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0.98%,提升1.39个百分点,中国企业出海步伐加速。值得关注的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本轮出海潮与此前有不少细节差异。
据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投协副会长王军生介绍,从出海企业类型来看,制造业和科技互联网企业是中国出海企业主力军。其中,制造业凭借成本、供应链优势占据着全球市场;科技互联网企业则依靠技术、创新优势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未来,中国企业出海仍会聚焦在科技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产业升级以及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企业须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关注创新和技术升级,同时采用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如绿地投资、跨国并购、战略联盟等来降低风险,并实现资源互补。
值得关注的是,从出海目的地来看,王军生指出,东南亚和欧洲仍是中国企业的出海首选,但一些新兴市场,如非洲、拉美和中东地区正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新增长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非洲、拉美、中东等地区的市场环境有望逐渐改善。
谈及新兴市场,中沙经合组织首席顾问刘扬声以中东地区为例指出,中东地区逐渐开放的国家,特别是正经历快速发展的沙特阿拉伯,为中企“出海”提供了新动能。从所处行业和产业类型来看,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及与当地企业合作等领域有很大的机会。不过,他也指出,要到新兴市场“淘金”,中国企业需深入了解中东市场的需求,配合当地发展战略,同时注意特定领域的投资风险。
“新三样”出海成绩颇佳,但也面临阻碍
新一轮出海潮以来,我国已经涌现出不少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能源专家刘建生就提到,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领域在出海方面表现颇佳,这不仅是中国技术创新的结果,也是响应能源革命、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未来,新能源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技术领先优势抵消贸易壁垒带来的不利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有了一批“先行者”做参照,出海这条路也依旧不好走。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就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对的主要挑战是外部压力,尤其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和制裁。“外向型经济,特别是出口、外资企业和海外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面对出口承压的问题,重点应放在稳定既有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和欧盟市场的规模,同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此外,霍建国还提到,人民币汇率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复苏也为短期内的出口提供了助力。
在最后的圆桌对话环节,上述专家进一步就出海风险及应对措施展开了深入讨论。在他们看来,中国已在新能源、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等“新三大领域”(新三样)实现了产业升级,但来自欧美等地的贸易摩擦加剧给出口造成了威胁。
若要应对这一问题,需要政策和企业两个层面共同采取措施。政策上要作出适当调整,强化与欧美之间的信用保险关系;企业则需保持警觉,探索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布局和应对策略,包括考虑在海外建厂以减轻关税负担,促进在该地区的投资和运营安全等。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