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三大原因促成加沙停火协议,但中东的长久和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 陈洋洋
当地时间1月15日晚,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就加沙地带停火达成协议。该协议将于2025年1月19日生效,分三阶段执行。根据卡塔尔、埃及、美国发布的联合声明,协议旨在在加沙地带实现永久停火,恢复和平。
以军地面部队在加沙地带进行军事行动(图片来源:新华社)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至今,战事已经延宕了15个月。如今,停火协议的达成为中东送来了一丝和平的曙光。对此,多位研究国际关系的专家向记者表示,停火是双方必然的选择,但从历史根源来看,这份协议所带来的和平只是暂时的,且很脆弱,中东的长久和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停火是多方合力的结果
数月来,相关各方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和埃及首都开罗就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举行多轮谈判,但均未达成协议。
2025年1月3日,谈判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重启。以色列、哈马斯双方代表团以间接方式谈判。尽管过程中以色列和哈马斯依旧扯皮不断,但诸多迹象显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这次“认真”了。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阮建平认为,1年多来,冲突各方尤其是哈以双方都付出超过预期的代价,又难以消灭对方,相互妥协是必然选择,只是时间问题。
1月15日,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宣布,卡塔尔、埃及和美国的联合调解努力已取得成功,斡旋方将与哈马斯和以色列合作,推动落实停火协议。
加沙地带战火纷飞(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据悉,1月19日是该协议正式生效的日子。当天是美国现任总统拜登任职的最后一天,也是候任总统特朗普上任的前一天。这个节点耐人寻味。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陈菲认为,有三个原因促成这个时间点达成停火:一是,拜登希望在下台前获得“历史遗产”(重要政绩)。二是,特朗普对内塔尼亚胡的施压。此前美国媒体曾报道,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希望自己1月20日正式就任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能够与哈里斯达成停火协议。三是,埃及、卡塔尔等地区国家持续推动和协调。
此外,以色列国内的压力也是促成停火的关键。湖北省国际关系协会理事郭关玉认为,人质尚未得到全部解救、加沙面临灾难性的人道主义危机、以色列国际形象严重受损,这一系列因素招致以色列国内民众的广泛批评。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以色列都会选择停火。
协议达成,但会落实吗?
据报道,停火协议将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期42天,哈马斯将释放33名被扣押人员,包括未成年人、女性(含女兵)、50岁以上男性、伤员及病患。作为交换,以色列将释放未确定数量的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巴勒斯坦人。同时,以色列军队从加沙人口稠密地区撤离至加沙与以色列边界地区,加沙流离失所民众可返回加沙北部家园,以方允许每天600辆运输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卡车进入加沙地带。以色列允许受伤的巴勒斯坦人离开加沙接受治疗,并将在第一阶段开始实施七天后开放加沙与埃及之间的拉法口岸。此外,以色列军队将逐步从加沙与埃及交界的“费城走廊”撤军,并在协议生效后不迟于第50天完全撤出。
在协议第二阶段,哈马斯将释放所有剩余的存活被扣押人员,以换取以色列释放更多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同时,以色列从加沙地带全面撤军。
在协议第三阶段,哈马斯和以色列将相互移交已死亡对方人员的遗体,同时开始实施三至五年的加沙重建计划。
加沙边境以色列一侧的以军部队(图片来源:新华社)
郭关玉认为,该协议能否长久落实,仍然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停火协议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并没有明确实施的措施和保障机制;二是较之哈马斯,以色列在实力方面仍占据绝对优势。巴以之间实力的极度不对等,使该停火协议具有脆弱性。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停火达成协议后,以军于15日晚间再次袭击加沙地带多地,共造成28人死亡、多人受伤。
目前,以色列极右翼势力已表示反对这一“投降协议”。陈菲认为,停火协议能否有效落实现阶段主要取决于以色列能否保持克制。
中东和平难觅,“两国方案”才是唯一出路
停火协议达成当天,在加沙地带多地,大量巴勒斯坦民众走上街头庆祝,很多人相拥而泣。此外,还有数千名以色列人在特拉维夫市集会,支持停火协议,期盼被扣押人员早日回家。
加沙地带南部,人们悼念在冲突中遇难的亲友(图片来源:新华社)
民众对于和平期盼已久,可中东局势真的会因为这份停火协议而改变吗?恐怕不然。
“尽管停火协议为巴以和平带来新的契机,使加沙地带的紧张局势得以缓解。然而,要实现真正的和平,还需克服诸多困难。”陈菲表示,巴以冲突是中东地区最长久、最复杂的热点问题之一,是中东和平的关键。它不仅涉及历史、宗教、领土等多重因素,还对地区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陈菲认为,巴以冲突长期存在,其根本原因是“两国方案”未得到彻底落实,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等合法权利未得到保障。若想实现长久和平,还要克服很多困难,“如确保协议的有效执行,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包括经济发展、资源分配等问题。同时,国际社会的支持与监督也至关重要,各方需共同努力,推动巴以问题的妥善解决,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奠定基础。”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两国方案”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出路。即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从根本上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平共存,实现阿拉伯和犹太两大民族和谐相处,实现中东地区持久和平。
“只要巴勒斯坦还没有真正建国,巴以冲突就仍有随时爆发的可能。”郭关玉表示,此轮巴以冲突,无疑加剧了双方民众之间的仇恨。为了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国也会“灵活调整”自己的中东政策,以上因素共同决定,中东的和平进程仍然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