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机器人处于应用拓展关键阶段 新质生产力崛起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一领域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
人形机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机电技术的深度融合,属于具身智能方向的应用落地。它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颠覆性产品,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并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全国人形机器人存量企业已达24747家,其中1051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的发展。2023年8月发布的《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提出开展人形机器人相关标准预研工作。同年10月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培育有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各地也纷纷响应,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北京市政府近年出台政策文件,推动机器人技术从“仿人”向“类人”演进,降低产品成本,加速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江苏省则提出到2027年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争创国家级产业发展集聚区。
尽管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例如,具身智能的底层技术与世界领先水平尚有差距,产品硬件成本和大模型部署成本较高。此外,标准体系不完善、行业规范不健全、应用场景不广泛等问题亟需解决。为此,应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稳妥施策。
提升关键技术是首要任务。头部企业应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核心算法、基础框架、底层芯片和操作系统。上下游企业要聚焦主业,重点突破电驱动关节、高功率密度空心杯电机、多维传感器、灵巧手等部组件,持续提升质量并降低成本。相关单位需关注类脑感知与认知、人体动力学特征、高能量密度电池续航等基础理论,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等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同时,应在制造业重点领域提升人形机器人的工具操作与任务执行能力,打造示范产线和工厂,并推动其与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的融合。
优化产业生态同样重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发挥首发经济牵引作用,促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深度融合。构建专用操作系统,提供安全、稳定、易用的系统平台。开发面向各类场景的应用软件,完善开发平台和工具包,构建丰富的软件赋能应用生态。借鉴自动驾驶汽车、自主无人机领域的经验,支持重点实验室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化央地协同、政企协作,编制和完善团体标准,支撑柔性化、定制化生产制造。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