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起北京朝阳站有地铁了,枢纽内的“彩虹”有大用

从朝阳站交通枢纽站厅放眼望去,生根于地下的两根菱形网格巨柱仿佛两片荷叶的枝干,从地下“生长”到空中,支撑起硕大的屋盖,光线透过一个个菱形网格的玻璃窗照射进来,为冬日增添了几分暖意。

明天开始,北京地铁3号线开通运营,北京朝阳站也将首次接入地铁线路。作为重要的配套设施,朝阳站交通枢纽将同步启用,为前往北京朝阳站的铁路旅客提供更便捷的换乘服务。今天(12月14日)上午,记者探访了即将启用的朝阳站交通枢纽,为了方便旅客换乘,枢纽内设置了多种指引标识,特别是彩虹地贴,使换乘路径一目了然。

明天起北京朝阳站有地铁了,枢纽内的“彩虹”有大用-第1张-新闻-51硕博论文 12月15日,北京地铁3号线和朝阳站交通枢纽将开通运营,北京朝阳站也将首次接入地铁线路。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枢纽内设置彩虹地贴,各种换乘方式线路“一目了然”

首发集团公联公司朝阳站交通枢纽工程负责人张洋告诉记者,朝阳站交通枢纽是一座集公交、出租、网约车、旅游巴士、自行车等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将成为北京市面向东北地区旅客的“城市门户”。

除了此前就已经实现了换乘的公交和出租车、网约车等,随着地铁3号线的加入,北京朝阳站的交通换乘接驳也将更加便利。

今天上午,记者在朝阳站交通枢纽内看到,地面上设置了许多颜色醒目的彩虹地贴,将地铁、公交、网约车、出租车、火车站的方向按不同颜色分类标明,旅客只需要根据地贴的指引就能很快抵达目的地。

明天起北京朝阳站有地铁了,枢纽内的“彩虹”有大用-第2张-新闻-51硕博论文 旅客根据彩虹地贴可以很快找到相应的功能区域。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同时,朝阳站交通枢纽换乘大厅的空中还悬挂了“超大号”指示标志,方便旅客找到换乘楼梯口。枢纽内的特色“汇合点”依景而设,精准摆脱定位困境。

朝阳站交通枢纽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其空间位置处于北京朝阳站的西侧。开通后,从西边抵达朝阳站的旅客也可以直接通过朝阳站交通枢纽进入火车站,不用再绕行到火车站东侧入口。

地上两层约3.1万平方米、地下三层约10.2万平方米(分为夹层、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包括北侧公交立体停车楼和南侧枢纽换乘大厅,集铁路、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换乘方式于一体。设置了公交始发线路16条、网约车停车位300个、出租车发车泊位15个及蓄车泊位300个、自行车停车位1500个,可以全面满足旅客多元出行需求。其中地下二层为网约车区、地下一层为出租车区,枢纽换乘大厅北侧建设了一座公交立体停车楼,地下夹层为商业配套区域,首层步行通廊无缝连接高铁站。

明天起北京朝阳站有地铁了,枢纽内的“彩虹”有大用-第3张-新闻-51硕博论文 朝阳站交通枢纽内设置了彩虹地贴,使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路径一目了然。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地铁、高铁换乘可无缝衔接,公交候车也在室内

朝阳站交通枢纽地下一层的大厅与国铁北京朝阳站地下一层实现了无缝衔接,旅客下高铁后,从出站通道向西直行就可进入枢纽。旅客进入朝阳站交通枢纽的中部区域后,即可乘坐扶梯下楼抵达3号线站厅层,步行时间在3分钟左右。

如果旅客需要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和公交,也可以直接在枢纽内完成,相关候车区域均位于枢纽内北侧。选择出租车的旅客进入枢纽后向右转,就可以直接抵达出租车候车区,如果需要乘坐网约车,旅客再下一层就可以抵达网约车候车区。

明天起北京朝阳站有地铁了,枢纽内的“彩虹”有大用-第4张-新闻-51硕博论文 网约车候车区设置了等候座椅。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选择公交接驳的旅客同样在进入枢纽后右转,乘扶梯或直梯上楼,进入公交候车区。朝阳站交通枢纽的公交站台均设置在室内,公交可直接开进枢纽内部,旅客只需坐在室内区域等候公交进站即可。

“朝阳站交通枢纽开通后,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将更加高效。枢纽内部设置了61部扶梯和直梯,方便旅客在各个楼层间移动。”首发集团公联枢纽公司朝阳站交通枢纽站长陈少汀告诉记者,经过他们的实地测算,铁路与地铁换乘距离约175米、与出租车和网约车间距约150米、与公交换乘约175米;地铁至铁路仅100米,公交至铁路约240米,铁路至地铁约250米。

为了让旅客更加方便了解出行信息,朝阳站交通枢纽的智慧公众服务平台配备了24处电子信息屏,精准提供实时资讯。在屏幕上,旅客还可以查看朝阳站交通枢纽各层的平面示意图,各种功能区域的位置一目了然。

记者了解到,朝阳站交通枢纽每天的开启时间与铁路车站的时间保持一致,从5点到23点55分,同时也采取弹性时间的方式,根据列车抵达和旅客出行的情况动态调整。朝阳站交通枢纽启用后,首发集团公联公司将全方位保障运营服务,“艳华窗口”问讯处暖心升级,增配服务人员,提供咨询指引和特殊旅客一对一帮扶服务,此外还配备了饮用水、针线包、急救用品等物资。朝阳站交通枢纽还将依客流动态调整公共区域清扫频率,换乘大厅、候车区等始终整洁卫生。

明天起北京朝阳站有地铁了,枢纽内的“彩虹”有大用-第5张-新闻-51硕博论文 朝阳站交通枢纽地下一层的大厅与国铁北京朝阳站地下一层实现了无缝衔接,旅客下高铁后,从出站通道向西直行就可进入枢纽。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枢纽西侧设置下沉广场,营造公共休憩空间

除了交通功能丰富便捷外,朝阳站交通枢纽的设计也极具特色。步入枢纽后,不像是来到了一个交通场站,更像是置身于现代化的商业街区,枢纽西侧还设置了一处像街心公园的下沉广场,既实现了建筑主体部分消隐于城市空间之中,也营造了一处可供旅客甚至周边居民休憩的公共空间。

北京建工朝阳站交通枢纽工程项目经理马晓晖表示,朝阳站交通枢纽项目结构设计极为复杂,枢纽换乘大厅的屋面由厅内的两根菱形网格巨柱支撑,巨柱与屋面造型一体化处理,使室内效果近似于无柱空间,形成室内站前广场,以提升建筑美感。

从朝阳站交通枢纽站厅放眼望去,生根于枢纽站底板的两根菱形网格巨柱仿佛两片荷叶的枝干,从地下“生长”到空中,支撑起枢纽区屋盖。而径向叶脉由弧线形钢结构梁组成,用极为舒展的弧线和曲面造型构筑起宽敞明亮的内部空间。屋顶中间设置的天窗,营造出了星星点点的视觉效果。

“阳光可以直接透过屋顶的玻璃照射进来,晴时有‘光’,雨时有‘伞’,旅客们漫步其间,会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画面。”马晓晖说。

将规划中的朝阳站交通枢纽蓝图如期实现也并不简单,朝阳站交通枢纽基坑面积达5.4万平方米,开挖深度达40米,包含三级基坑,且东侧紧邻高铁站,施工难度系数大。为此,项目团队开展课题攻关,采用双环合拢技术填补了此类支撑体系在北京地区大体量公共建筑施工中应用的空白。

钢屋盖投影面积1.3万平方米,重达3200吨。为了确保工期进度最优,项目团队摒弃了传统的分片散拼、吊装就位之法,采用整体拼装、整体滑移方案,现场布设了4条滑轨、36个滑靴、共108个支撑点位,托举着钢屋盖平滑移动,在历时29小时、累计滑动170米的施工过程中,钢结构屋盖在枢纽换乘大厅结构正上方精准就位,全程没有出现一次“卡轨”,主体结构形变也始终保持在5毫米的控制要求内,创造了国内单层网壳体系滑移距离最长、综合技术难度最高施工纪录。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