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回忆中国首枚核试验原子弹装车 见证历史时刻

探索“两弹一星”背后的故事,走近亲手组装中国首枚原子弹的亲历者——黄克骥,他在“两弹”装配和试验的历史洪流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亲历者回忆中国首枚核试验原子弹装车 见证历史时刻-第1张-新闻-51硕博论文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土地上腾起了一朵历史性的蘑菇云,那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瞬间。尽管已过去六十年,黄克骥,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依然清晰记得那震撼人心的画面:一声轰鸣之后,戈壁滩上空升起黑红交织的火球,逐渐形成了巨大的蘑菇云。他是亲自推动代号为“邱小姐”的球形原子弹进入历史舞台的四位工作人员之一,这一昵称曾在最高级别的保密通信中使用,见证了那段隐秘而伟大的历史。

黄克骥在青海金银滩的221基地,中国首个核武器研发基地,度过了三十多年的光阴。他不仅参与组装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还参与了第一颗氢弹的组装以及多次核试验,包括第一次导弹与原子弹结合的飞行试验。尽管金银滩条件艰苦,高寒缺氧,但在他的记忆里,那段岁月充满了甜蜜而非苦涩。他常在梦中回望那片蘑菇云,醒来时眼中含着喜悦的泪水。

为了让历史被更多人铭记,黄克骥积极分享221基地的往事,他将原子弹称为“争气弹”,强调这是中国自立自强、掌握自身命运的象征。每当回忆起原子弹组装的细节,他总是紧握拳头,那是他以工匠之手,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的证明。

1964年10月15日,原子弹爆炸的前夕,黄克骥与几位同事的照片定格了那个决定性时刻。他们推着装载原子弹的平板车,走向了历史的前台。在罗布泊的铁塔下,他们完成了原子弹的最终组装,总指挥张爱萍将军亲自监督。装配过程在高度保密的环境中进行,团队成员们遵循着“热烈而稳定的情绪,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的原则,经过无数次模拟练习,最终迎来了那一刻的辉煌。

黄克骥深知,他们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一个试验的成功,更是为了提升国家的尊严与自信。在那些紧张而忙碌的日夜里,他们以手工操作,克服了种种困难,用智慧与汗水,亲手拼凑出了属于中国的原子弹。

从早期得知绝密任务,到参与“596”项目的配重弹组装,再到最终见证原子弹与氢弹的相继成功,黄克骥的人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睡在核弹旁,甚至冒险拔除卡住的雷管,每一次行动都是对国家使命的忠诚践行。这些经历让他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英雄,其背后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铭记那段以双手创造奇迹的光辉岁月。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