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血压标准已公布 这些误区要避开 青少年高血压警钟响起
高血压,这一心血管疾病的普遍存在,标志着血压长期偏高,可能诱发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健康危机。其成因多元复杂,涵盖遗传特质、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早发型高血压正逐渐成为焦点,其中家族遗传背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信号。
饮食习惯对于血压调控至关重要。高盐分摄取被广泛认为是高血压的促发因素之一,因其能导致体内水分积聚,提升血液总量,进而使血压攀升。相反,富含钾、镁及钙的食物,例如新鲜果蔬与坚果,则对维护血压稳定大有裨益。这些知识的掌握,是深入理解并有效管理血压,促进心血管健康的关键。
这年头得了
高血压
的人
总是那么的“自信”
拒绝三连用得老溜了!
“你有高血压。
不,我没有!”
“你得吃药。
我不用吃!”
“不吃药后果很严重。
你别瞎说!”
近日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正式发布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有哪些更新重点?一起来看看!
新《指南》指出“不建议使用水银血压计”,
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测量血压时,
应相隔30~60秒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10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指南》中在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危险因素中增加
“心率增快”
,并在“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处理”章节对应新增
“心率控制”
。
《指南》将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的定义为静息心率>80次/分钟。
如果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时,应及时排查诱因和原因。
新版《指南》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章节中新增了关于睡眠的相关建议,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健康睡眠,改善睡眠障碍。
《指南》中提出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健康睡眠包括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健康睡眠与较低的高血压风险相关,在高血压患者中与较低的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率相关。
睡眠时间较短会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失眠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相关。
《指南》建议
所有吸烟者戒烟,尽量避免使用电子烟
,以减少隐蔽性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正常高值血压以及高血压患者均应
限制长期饮酒
。
《指南》指出,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
限制钠盐摄入量。
肾功能良好者推荐选择低钠富钾替代盐。
《指南》明确,与普通盐相比,低钠富钾盐可以显著降低血压,减少脑卒中,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误区1:血压正常就停药
血压在停药后,会再次升高,而间歇用药更易引起血压波动,对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愈发严重。
目前,医学界尚未找到根治高血压的良方,因此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
▶误区2: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除高血压危象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使血压在4~12周达标。降压速度过快,反而可能使已经适应长期高灌注压的高血压患者因为不适应而出现头晕,引发对降压治疗的怀疑。
如果血压降得太低,会导致大脑血流灌注不足,甚至诱发脑卒中。因此,降压治疗不能过急、过度。
▶误区3:没有症状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会导致头痛、头晕、头胀等不适症状,但有些患者高血压病程长,身体已经耐受不适,因此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
需要强调的是,没有不适不代表升高的血压对身体没有危害,等到发生了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溢血等并发症的时候已然为时已晚。
最后,建议大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适量运动,遵医嘱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压,不凭感觉换药、停药,不私自调整剂量,最终实现科学平稳降压。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