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互联互通,成都都市圈迈入“地铁”跨市时代

珠三角开通了“湾区1号地铁”,长三角有“苏州地铁11号线”牵手“上海地铁11号线”,长株潭都市圈有“长沙地铁3号南延线”……不同行政区间的互联互通,从最早期的打通断头路,到后来高铁通车,再到如今以“地铁”相连,都市圈同城化的配置逐步走向高端、深入。

9月29日,国庆节前夕,成都都市圈交通互联互通也迈出重要一步,拥有了首条联通圈内两座城市的“地铁”——轨道交通资阳线(以下简称:S3(资阳)线)。

市域(郊)铁路“地铁化”

之所以在提及“地铁”时要加引号,是因为从城轨交通制式上来说,S3(资阳)线属于市域(郊)铁路。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发布的《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中的提法,市域(郊)铁路是连接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区和周边城镇组团,为通勤客流提供快速度、大运量、公交化运输服务的轨道交通系统。

我国既有普速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构成的铁路网络,也有地铁、有轨电车等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而言,这两套系统分属国铁集团和地方地铁公司运营,界限分明。

9月29日,举行完开通仪式后,不少资阳市民进站体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S3(资阳)线在资阳市域内设置了5个站点,无论是入站口、还是站内大厅,包括安检处、闸机口以及上下客的地方,都与成都地铁内部设计别无二致。

加快互联互通,成都都市圈迈入“地铁”跨市时代-第1张-新闻-51硕博论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林静 摄

站内工作人员提醒,S3(资阳)线计费标准也与成都地铁一致,无论买票还是换乘,都与成都地铁实现无缝衔接。

不仅硬件实现了“地铁化”,软件方面,这条线路的运营也由成都地铁负责,运行系统、首发线路的司机都来自成都地铁。
S3(资阳)线从规划建设至今,资阳人已盼了近10年。随着线路线网、管理运营、票制的打通,15分钟的发车间隔,资阳市民迎来了真正的“地铁化、公交化”出行体验。

直到上了车,才出现与成都市内地铁的些许区别——座位从地铁的横着坐,变成了火车内部常见的前后坐。记者了解到,这种设计与时速相关。S3(资阳)线全长38.7公里,全程用时26分钟,最高运行时速160公里。车速一快,如果还是设计成横着坐,乘客就容易摇晃。

高标准的输出与统一

市域(郊)铁路由地方地铁公司进行“地铁化、公交化”运营,这是近年来珠三角成功实践过的运营模式。

2020年10月,广州地铁获得城际铁路运输许可证,2024年1月,广州地铁集团正式接管包括莞惠城际在内的两条铁路线。

“中国的轨道交通,它是跳跃式的发展,比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轨道交通要快得多。我们曾经提出‘轨道上的大湾区’,全部都要连成城际轨道网,而且跟地铁相衔接,能通地铁的通地铁,能通城际的通城际,这里面(就)体现了把一个城市群变成一个大城市的感觉。”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彭澎介绍。

成都都市圈也是如此,以“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方式串联都市圈内的城市。目前,除了刚刚开通的S3(资阳)线,还有S11(德阳)线、S5(眉山)线正在建设当中,按计划同样也将采取“地铁化”的运营模式。

在成都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唐锴看来,S3(资阳)线作为四川省内首条通车的市域(郊)铁路,为都市圈内一些标准的统一“开了个好头”。

以人防工程的标准为例,唐锴解释,因为成都市是国家三类防空重点城市,成都地铁的设计方案中,所有的孔口都必须实现平战转换,有一些标准和设备的对应要求。

而资阳,既没有与地铁相关的人防标准,某些人防标准也没有成都那么高。所以,借助S3(资阳)线项目的实施,推进了很多标准的统一,有的标准还经历了从无到有且向高标准看齐的过程。

都市圈同城化过程中,总会面临两个行政区之间标准不统一的难题。就像这条“地铁”一样,弥合了这些“跨市”的缝隙,同城化才会呈现出新的融合势头。

加快互联互通,成都都市圈迈入“地铁”跨市时代-第2张-新闻-51硕博论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林静 摄

企业招才多了吸引力

成都、资阳进入“轨道同城”的时代,最为振奋的是资阳的企业。

四川省光为通信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从深圳搬到资阳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运营总监王超欣喜于S3(资阳)线的开通。一方面,他自己安家成都、在资阳上班,以后的“双城”生活将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当资阳与成都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企业招才引才将更具吸引力。

S3(资阳)线串联起资阳市中心城区、天府国际机场片区的重要经济走廊、重点产业协作带和重大铁路航空枢纽。资阳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总规划师冷玲玲认为,该线路的开通使资阳的一些产业更好地融入和服务都市圈建设,将催生两地更多的“总部+基地”“研发+制造”“产品+市场”产业互动实践。

就在S3(资阳)线通车仪式举行后,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在资阳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市场协同机制,推动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在深化产业协作方面,要求合力打造高能级产业合作园区,全力推进跨区域联合招商,把体系搭起来、把资源合起来、把项目引进来,着力夯实市场一体化的重要支撑。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向“同城同网”方向推进,推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从而实现资源要素流动,产业分工协作。这些对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升成都都市圈核心能级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