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抢最后的半壁油车江山,车企产品竞争力成焦点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联合发布“产品竞争力指数”,数据显示,以2019年1月为基期,2024年7月整体市场产品竞争力指数为91.2,环比下滑0.3个点。今年以来,燃油车节节退守,和已经获得超过50%渗透率的新能源市场相比,油车市场究竟还有多少竞争力引发关注。

传统车企燃油产品持续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1-7月常规燃油车零售657万辆,同比下降15%。7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51.1%。在8月之后,这个对比关系,可望进一步强化,燃油车还能不能获得过半的占有率,成为了影响传统汽车企业信心的关键。

在经济车市场上,以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上汽通用为代表的销量,同样是以燃油车显得更加见长。对于理性的消费者来说,燃油车成熟的技术、方便的补能、稳定的续航表现、更好的驾驶品质也是目前国内市场的刚需。加上这些企业的节能车已经做得非常完善,以至于那些在前几年试过新能源的用户,也有部分消费者在换购新车过程中,重新选择回归燃油车。最近上市的上汽大众一款SUV,就强调了其省油耐久的特性。这几乎成了所有油车企业的共同口号。在销量上,雅阁依然和凯美瑞一道,和迈腾、帕萨特等一起,保持创新和焕新力度,成为了中型车中非常难得的前十名,可以说和新能源车是平分秋色的。

在豪华市场方面,以宝马、奥迪等为代表的企业,主打的也还是燃油车。最近宝马推出了全新M5、X3长轴距版、M2双门轿跑车和新BMW M3,功率上继续升级。其中,在M的数字化上,强调的也不是智能体验而是在专业运动驾驶设定与辅助赛道驾驶功能上的更新。由此,其在中国提供的M高性能车和性能车型数量将达到23款,几乎覆盖所有细分市场。至于上汽奥迪,其推出的A7L的 C+级性能旗舰,同样主打的也是豪华市场中,对能源并不敏感,但是尤其重视运动操控的市场。这些以燃油车为特征的传统车型,之所以还在更新和强化,目的都是在稳定在驾控领域的优势地位。

当下,用户口碑、市场热度、产品评价、价格力度,这四项直接决定了燃油车的生产状态和竞争力。从销量等数据上看,燃油车似乎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从口碑上看,传统日系、德系的经济型轿车都有着很好的口碑,这也是他们最佳的背书。然而,要说到市场热度,无论豪华企业的运动型产品,还是主流企业的经济产品,热度几乎都在持续下降,甚至很难让市场回忆。由此带来的只能是价格力度的竞争。但是以宝马奔驰为代表的车企已经不愿意跟进价格战,带来的销量能否重新上升也就成了一大疑问。

市场萎缩更要在智能化上加以突破

从数字上看,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72.0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2.4%,其中燃油车全月零售84.1万辆,同比下滑25.4%。不过,乘联会同样保持了一定的乐观,按乘联会分析,七八月来,燃油车近期上市的新品,在保持驾驶性能品质的基础上,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也会迎来进一步的升级优化热潮,竞争力加强,市场关注度和认可度都将有所回暖。

7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2.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7.2%;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8.1%。这意味着,传统豪华品牌如果想要进一步地提升市场占有率,还是必须在新能源的关口上持续守住并反攻。类似宝马、奔驰、奥迪等品牌,除了强调自己的燃油车驾控、安全与豪华特质之外,还需要在智能化的优势上进一步彰显。即使不是完全的电动化产品,在智能驾驶上,也是有很多的话语空间需要获取。

总体来看,新能源市场在7月零售87.8万辆,渗透率51.1%,全月新能源渗透率首次突破50%大关。这意味着,传统的燃油车产品只能在剩下的50%市场里面去争抢蛋糕。那么这个产品竞争力的体现,就更显得重要。

乘联会指出,目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对消费信心影响较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不强,首购需求表现远不如换购需求大。不过,以旧换新对于提振市场更新的热情,已经成为车市增长重要动力的换购增购需求。在此政策利好之下,燃油车的持续坚守,也是一种对有此刚需的市场的积极回应,也不必盲目悲观。

文、图|记者 戚耀琪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