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调查!小城居民投资理财:买黄金、ETF,也投“谷子”、AI、机器人等

过去一年,A股市场走势震荡,9月末10月初的一波行情,牵动投资者的心。趁着蛇年春节放假,基金君回到老家——浙江的一个三线城市,跟亲戚同学们聊投资,了解他们2024年的投资理财经历,并交流2025年的投资打算。  多位亲戚同学表示,2024年,资金主要放在银行理财产品上,投资股市、基金的并不多。但有的通过投资黄金、债基、中概ETF、股票赚到了钱;也有的参与了“谷子经济”、豆包、AI算力、人形机器人等概念,保持对市场的关注度。展望2025年,有的表示会定投黄金、纳斯达克等,也有的仍然看好A股算力板块,还有的说紧跟科技前沿,但多数表示以稳健投资为主。  投资黄金、中概ETF等赚到了钱 参与“谷子经济”等股票  95后的表妹赵晓琳(化名)在医疗器械公司上班,她自述高中毕业就入市投资,如今已有9年左右的经验。“去年股票上赚了点,黄金上也赚了点。不过我们夫妻俩没有什么钱,就是稍微参与一下,亏了就当教训。”赵晓琳说。  赵晓琳告诉基金君,她这几年一直定投的中概互联等基金,去年赚了钱,9月、10月卖掉了。去年还定投了黄金、纳斯达克,黄金买了ETF,实物也买了一点,给小朋友存着;还买了债券基金,表现还比较稳定。  同时,她的丈夫去年参与了“谷子经济”概念股,来回操作了两波,赚了30个点左右;还买了中药、食品等消费股,但是涨势不太行;去年10月基金、股票基本回本了,但后来又跌回去了。  展望2025年,赵晓琳表示,打算定投黄金、纳斯达克等基金产品,以小金额慢慢买。A股股市方面,她认为行情会好起来的,比如人工智能等板块应该会有阶段性机会;有国家补贴政策等支持,电器等也应该表现不错。  “我们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抵扣房贷、养娃就差不多了,剩下点钱参与一下股市,比买理财产品好。虽然我们都没有系统性的投资方法,但是买点股票和基金,至少不会跟社会脱节,也能跟别人交流。”赵晓琳说。  买华为、豆包、AI算力等股票 2025年仍然看好算力板块  85后的堂哥张明(化名)在老家的城商行当客户经理,2024年他主要投资股市,基金仍然保持不动。  张明告诉基金君,去年上半年基本没有操作,9月末10月初在A股市场行情起来以后才买了股票,主要参与了华为概念、豆包概念、AI算力等个股,持股周期两周左右,总体上是小赚了一点。“比如当时我看好Mate 70,就参与了华为概念;后来豆包算力出来,就买了相关概念股,还有PCB。以短线为主,长线不敢投,因为波动比较大。”  关于今年的投资,张明坦言,还是看好股票市场的结构性行情,因为现在国内的政策工具比较多。具体到板块,最看好算力,因为无论AI、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未来哪个跑出来,底层都要靠算力。  “我这都不算投资,主要是为了给自己增长一点知识。平时我喜欢听听新闻,跟一下A股市场的趋势,但美股不会投,因为超越了我的认知范围。”张明说。  关于银行客户现在买什么,张明表示,现在买理财产品、贵金属、保险产品的比较多,买基金的相对少一些,因为银行客户都以稳健为主。目前他前几年买的某知名基金经理的产品也还亏着,就放着不动。  布局算力、人形机器人等供应链企业 新年打算继续紧跟科技前沿  基金君80后的同学李龙(化名)2024年的大约三成资金在炒股,剩下七成买银行理财。  他跟基金君讲述了他的投资心得,他认为,现在正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夕,炒股就是拼对未来趋势的认知,个人主要看好两个全球的大方向:一个是英伟达主导的数据算力,一个是特斯拉主导的人形机器人。  “我们买美股操作难度比较大,国内跟风的公司买了意义也不大,只能买供应链的相关公司,2024年反复操作了两只股票,某光模块供应商、某热管理系统供应商,这俩业绩不错,机构持仓也比较多,即使短期内亏了也不慌,短期内大涨了就卖,大跌了就加仓,最终是赚到了钱的。”李龙说。  理财方面,他表示,2024年银行理财还算可以,除了9月、10月股市大涨时理财有几天表现不好,平时还算稳。“我买的都是90天最低持有的,期限长一点收益率相对好看一些,而且持有超过90天了,用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来。”  基金方面,李龙称,个人养老金账户里边的钱,之前买了养老FOF,去年一度回本。目前来说,基金不知道买什么好,这几年基金表现不算好。  李龙告诉基金君,2025年,他的计划还是股票和理财三七开。股票选择投资科技前沿,但必须是可以在生活中应用的消费级科技前沿,例如人形机器人;同时希望能遇上下一个苹果或者下一个特斯拉。理财方面,还是守着银行理财,不碰基金,尽量规避未知风险。  多数布局银行理财为主 新年打算继续稳健投资  还有同学王宏(化名),他自述去年娱乐式地拿一小部分资金买了一些债券基金,年底没时间就全卖了,冲抵了部分前两年交的“学费”。股票方面,主要是握手里三四年的、“腰斩”的股票陆续回血,就出手卖了,还剩一只股票用来保留账号。  2025年,王宏说,主要目标是攒钱,买银行的定期理财产品为主,不求收益,能克制花钱就行。  另外,表妹陈婕(化名)称,近几年并没有做什么投资,去年9月到10月一波牛市起来,观望了一下,然后行情就结束了。也有朋友钱晓月(化名)说,去年炒股,亏了点钱。  退休工人老方也说,去年在银行理财上赚了点零花钱,今年还没有投资打算,主要是股市行情不稳定,看看再说。  同学孙燕(化名)也称,今年准备买银行理财产品,聊胜于无。毕竟是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不敢冒险,以稳健投资为主。(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