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首月私募集体调研这些公司 聚焦科技领域
春节后的私募,进攻方向何在?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以从调研数据中窥得端倪。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近一个月来私募对超50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千余次调研,从最受关注的个股来看,科技领域中的电子、半导体等细分赛道标的备受青睐。与此同时,近一个月来机构调研频次最高的行业为半导体。私募排排网最新调查结果也显示,近五成私募后续投资看好科技成长方向。多位头部私募人士表示,在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权益类资产的基本面和资金面有望得到改善,显现出更高的性价比,科技成长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私募调研聚焦科技领域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近一个月来私募管理人对52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合计调研数量达1329次。 具体来看,科技是机构调研的重点方向。 比如,半导体企业——闻泰科技近一个月来接受了私募机构超60次调研,参与调研的机构包括睿郡资产、淡水泉、聚鸣投资、盘京投资、重阳投资等知名百亿级私募,睿郡资产合伙人王晓明也现身该公司的调研名单中。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澜起科技近一个月也吸引私募机构前来调研56次,多家百亿级私募参与调研。 不仅私募,机构整体调研也聚焦科技板块。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近一个月来,半导体行业的31家公司获得机构调研1439次,成为最受机构关注的行业,通用设备行业则以798次的被调研频次排在其后,电子和光学光电子行业的机构调研频次也均超过500次。 私募排排网最新调查结果也显示,45.71%的私募看好科技成长方向,如AI、计算机、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创新药等;22.86%的私募看好泛消费方向,如新兴消费、受益于政策补贴的传统消费等;20%的私募看好高股息红利板块,包括银行、保险、公用事业等;8.57%的私募看好中国企业“出海”带来的机会;剩余的2.86%的私募看好周期股,包括贵金属、有色、石油、煤炭等。 AI浪潮下投资机会或持续涌现 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私募之所以对科技领域青睐有加,主要原因是看到了AI浪潮下未来的巨大变化。 合远基金认为,当前AI的发展逐渐推进至AI推理和应用,这正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与此同时,在智能终端、智能驾驶、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浪潮中,中国相关优势企业参与度深,竞争优势明显,值得持续跟踪,择机布局。 “尽管AI主题投资从2023年开始便已发酵,海内外相关产业加速推进,但总体来看,AI的发展还没有结束。它延续了以硬带软、硬件先行的科技发展模式,并且应用端逐渐实现正向的盈利循环,这进一步刺激了产业链前端的投入,目前整个AI产业处于良性的循环之中。所以,我们会持续关注和挖掘相关机会。”清和泉资产首席投资官吴俊峰表示。 源乐晟资产创始人曾晓洁近期在内部交流会上也直言,从投资角度来看,过去两年AI相关的股票涨幅喜人,但并不代表这些股票未来没有机会。“我坚信AI是比互联网更大的一波浪潮,而且AI并不仅仅是一个行业,而是会作为工具渗透到不同行业中,因此,未来20年最好的企业、最好的产品仍有待挖掘。这是一个前途无量的行业。” 多家私募已出手布局 从持仓情况来看,多家私募已经对科技板块有所布局。 吴俊峰透露,当前该公司投资组合的持仓主要分布在三个方向:一是盈利和现金流稳定的红利型资产;二是供需格局稳定,且2025年景气度有望回升的成长型行业,如海上风电和消费服务等领域;三是和AI以及国产化相关的科技类公司,如国产算力和AI应用领域的优质企业。 沪上某中型私募创始人告诉记者:“目前持仓组合中,50%以上投资于科技板块,30%左右投资于医药股,剩余仓位布局一定数量的港股。2025年科技有望成为一条投资主线,尤其是一些出现了盈利苗头的AI应用端企业,将在基本面的带动下有所表现。” 华润信托阳光私募股票多头指数(CREFI指数)月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在24个万得二级行业中CREFI指数平均配置比例最高的三个行业为资本货物、材料、技术硬件与设备,配置比例分别为9.94%、7.42%和7.24%。(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