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基金经理却早已卸任 投资明星去哪儿了?
股市回暖之际,一些基民在重拾旧账户时惊讶地发现,他们熟悉的基金经理已不再掌舵原先的基金。比如,明星基金经理王崇在管理了七年之久的交银精选后,于8月3日宣布卸任,其管理规模随之降至百亿以下。这一现象并非个例,近年来,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如葛兰、杨冬、谭丽、谢治宇等人也纷纷精简职责,有的不仅卸任公募基金,还退出了之前管理的专户或其他资管组合。
专户业务因其高门槛、面向特定投资者及业绩保密的特点,显得相对隐蔽,但其作为追求绝对收益并能收取业绩报酬的领域,一直是公募界的一片“隐秘天地”。那么,是什么促使这些基金经理们纷纷卸下重任?是能力不再,还是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考量?
部分基金经理正经历着从“公募+专户”的双重身份向单一职责转变的过程。以牛勇为例,他于8月3日卸任所有在管的公募基金,转而专注于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尽管其管理的公募产品大多业绩欠佳,但按照规定,可能因专户存在封闭期而暂时无法离任。监管政策允许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计划,但设定了严格的条件和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管理大规模资金的基金经理,如葛兰、谭丽等,在兼顾公募与专户的同时,也出现了“瘦身”行为,显示出对管理规模的调整和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而像杨冬这样的基金经理,则选择减少专户管理,专注于公募产品。
相比之下,公募基金专户在市场表现和规模增长上面临挑战。与公募基金相比,专户在客户定位、投资门槛、收费模式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更侧重于为特定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然而,由于市场环境的极端分化和对稳健收益的偏好增强,权益类专户资金流出明显,规模和数量均有所下滑。
在此背景下,如何确保公募基金与专户之间实现有效隔离,避免利益冲突,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多家头部公募强调,它们通过严格的部门分隔、独立的决策机制及合规监控,确保两类产品的独立运作,保护投资者利益。
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同时管理公募与专户意味着面对不同投资目标和客户需求的挑战。他们需根据不同资金属性制定策略,公募基金注重流动性管理及排名竞争,而专户则需直接面对客户,更加强调个性化服务和业绩一致性。
随着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基金经理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他们如何平衡不同类型的资产管理,成为衡量其专业能力和市场适应性的关键指标。而基金公司在满足市场需求与维护管理质量之间寻找平衡,亦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课题。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